认真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确保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李克强总理在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RCEP生效国内相关对接准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总理说:下一步,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升级。所谓原产地累积规则,是指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允许将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RCEP其他成员国原产材料视为该产品生产国的原产材料,合并计算原产材料区域价值成分,使得最终产品更加容易达到设定的条件,取得原产资格从而享受优惠关税。这不仅有利于降低享受关税优惠门槛,也将极大促进区域内贸易合作,稳定和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他要求,必须适应协定实施后更加开放环境和竞争更加充分的新形势,加快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梳理完善我国制造业质量标准、规则等。李克强指出,除制造业外,我国服务业同样面临对标更高标准全面升级的挑战。
要围绕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做好提升标准、完善规则等相关准备。李克强说:我们既然下定决心扩大开放,这就意味着我们决不会保护落后。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和9.1%。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3%,12月份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186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1960万吨,增长8.3%。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10)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5%、9.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11.9、8.3个百分点。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2020年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7)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同时,通过对企业的扶持、产业政策的调整来改善供给结构。同时,要探索通过多种手段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比如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通过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来实现万众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防止收入不平等和身份权利的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联、自我循环、相互强化。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等,降低单位GDP的能源资源消耗,保障能源和关键资源的供应安全,保护自然环境。房地产行业存在巨大的分配效应,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供给,获得了一部分房价上涨的收益,用于各种公共支出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的再分配,但是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外地人口难以分享政府的这种再分配。第三,新发展格局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次升华。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透明度,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金融业风险防范的底线。
下一步中国要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继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竞争中性政策,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稳出口和扩进口相结合,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让中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地位更加牢固,让世界离不开中国。报告提出,金融体系需要未雨绸缪,从以下五方面出发,提前布局应对这种变化。
我们要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来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四是对于金融和产业的协同,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从内部环境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继续克服许多挑战和问题。五是继续解决当前金融体系的存量问题。
在二次分配中,通过财税制度改革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减少部分投资性的财政支出,定向地给低收入人群减支增收,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和后顾之忧,提升其消费能力。(三)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我们怎么样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中国拥有13亿人口,超过当前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之和。在一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企业分配的比重适当降低。
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怎么样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扭转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降低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对社会公平的负面效应。
在新发展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意味着金融行业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金融机构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从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次升华,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和安全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建议在中央层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对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进行顶层设计。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六)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要通过鼓励失业人群创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扩大就业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收入,进而提高其消费能力。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基本权利平等,促进社会公平,保证机会平等。
提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会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这涉及深层次的分配制度及其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看点一:十四五规划的大逻辑是三个新十四五规划所体现的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通过绿色创新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需求、供给、生产、技术、消费、分配、开放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到城乡格局、区域格局,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和安全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随着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跨越。
发布评论